•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创业故事 » 正文

    十个创业九个死,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补贴)这都可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05 04:17:27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浏览次数:5    评论:0
    导读

    校园创业氛围浓厚,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一些社会机构都鼓励对大学生创业,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比如政府的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高校休学制度、校园孵化器等。这些措施也助推校园创业气氛。但越来越多的校园创业项目涌现出来的结果却在不断改变一些人对大学生创业这一现象的看法,这其中有一些是投资人,还有工作多年出来创

    校园创业氛围浓厚,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一些社会机构都鼓励对大学生创业,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比如政府的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高校休学制度、校园孵化器等。这些措施也助推校园创业气氛。

    但越来越多的校园创业项目涌现出来的结果却在不断改变一些人对大学生创业这一现象的看法,这其中有一些是投资人,还有工作多年出来创业的人,他们并不看好大学生创业,给出的理由也很实际:缺经验、缺人脉、缺资源等。说白了大学生空有满腔热情,其他一些创业必备的技能十分欠缺。据统计显示,98%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要挂…类似的一些观点大家感兴趣可以到知乎创业板块去看看

    客观来说,我个人在一定程度上认同这一观点,大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经验来支持创业项目走向成功。那么在这么高项目失败率这一事实面前,大学生还是否要创业呢?

    下面我来谈谈我对大学生创业的一些看法;

    第一点,对创业抱着什么样的心态

    创业前得问问自己,是把这次创业当做将来潜在的一番事业来对待,还是最主要的考虑是先试试手,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因为这对以后无论是工作还是连续创业带来很大的益处。

    显然,如果只是抱着试试手、锻炼一下自身能力这一态度的话,创业项目失败的概率相比来说会更大。但只要能从这次一开始就几乎注定失败的创业经历中有预期的收获就可以(比如领导才能、沟通、协调、市场观察判断能力等),不去太在意项目成败如何。与其在学校期间花费大量时间加入各种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不如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来做一个创业项目,各方面锻炼能力显然高于参与学生会活动….而且现在大学生的创业成本比较低,学校也给予了大量支持政策,

    所以说,如果抱着尝试的心态,希望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不太在意项目最终成败的同学,有机会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我们源创圈团队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本科是北大的现在清华读研,在北大期间做过好几个创业项目,经营校园的咖啡馆(学校免租提供、类似校园版3W咖啡)、做了一个校园点餐O2O平台—来一记,他说为了这个项目把北大周边的餐馆都跑了一遍,跟这些个老板谈合作。除此之外,他还因这几个项目进入了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等校园内创业圈和黑马会等社会上的创业圈。这些项目后来都没有做下去了,不是亏损破产了,而是因为他们团队成员预期都达到了,在为将来更好更有发展空间的创业项目做准备。

    但如果不是来试试的,而是在抱着一份事业心态来创业,那该如何呢?

    第二点,找准初心(明确创业的源动力是什么)

    有一句大家都熟知的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大学生创业者的初心是什么呢?我认为无外乎以下几种:

    1、为了创业而创业。自提出双创这一概念以来,创业风潮已经席卷全国各大高校。眼见周围的人不少都在创业,大家平时见面时出口闭口就是谁谁谁创业了,在这样亢奋的环境下,跟风逐流为了创业而创业,对项目没有清晰的逻辑思考,这样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显然几乎是要注定失败的。

    2、为了生计而创业。比如大学里学了一个所谓的冷门专业,在大城市里不太好找一个满意的工作。为了能继续在大城市尤其是生活成本很高的一线城市待下去,选择了一条高风险高收益的创业之路。

    3、为了实现财富自由、名利双收而创业。财富自由是不少人的人生目标,如果按照正常的白领职业生涯,在这么高的生活压力下如果只靠自己的话可能一辈子就守着一套房,更别提所谓的财富自由了……

    4、基于自身兴趣,为了情怀而创业。校园里有很多有着光鲜背景、各方面实力都很强的同学,他们从小就是长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原本毕业后可以遵循理所应当的人生道路,入职大公司(IT界的BAT、金融界的JP Morgan G.S. 中信、中金等),在职场稳步晋升。但这其中有些人选择放弃这样的生活,而是选择了一条看似非常不确定的创业路,比如大疆汪涛、饿了么张旭豪

    5、基于内心的使命感而创业。美国YC孵化器的合伙人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大致意思就是,真正伟大的公司都有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创始人。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号称“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特斯拉、SpaceX、超级高铁。在外人看来,这样的人看起来似乎特别疯狂。

    我觉得大学生创业团队失败率尤其高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创业初心,也就是创业的源动力是刚才说的前三点,而不是后两点。

    第三点,那么当在校生是基于兴趣、基于内心的使命感去创业时,又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首先,大家需要区分两个概念:创意与创业。简单说创意就是一个idea,人人都可以蹦出各种奇思妙想,无论看上去多么新奇多么不可思议。而创业则是把这样的idea落地推动,再好的idea如果不去实施那就只是一个空无缥缈的想法。

    说到创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资源的整合。这里的资源很宽泛,比如人力资源(你的管理才能、合伙人)、项目资源(宣传渠道、市场营销)还有资金、技术等等。那么大学生团队本身各方面经验、资源就比较少,在把创意真正落地,开始创业之前,一定要做足充分的准备才行,绝对不能只是一股脑的凭着满腔热情。

    那需要做哪些准备呢?我可以简要举两个方面。

    比如在创意方面,自己一个人想出的idea,在自己看来可能非常perfect,但其实在同一个园子里或者其他学校也有对这一idea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能大家经常在食堂、图书馆经常能碰面但就是不认识、也不知道都有这么一个相似的idea。而如果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能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可能会不断优化完善这个idea。

    还有在创业方面,组好了核心团队,比如CEO、COO这样的核心成员都有了,现在移动互联时代往往需要懂技术的人,也就是CTO,类似的还有CMO、CPO等等。几位核心成员在把创意idea推动成创业项目前,往往也需要补充负责一些细分领域的合伙人

    以上举例的这两点都是创业前期需要做好充分准备的。

    所以综上,我认为虽然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非常高,但也不能一棍子拍死全部否定。如果只是抱着尝试一下,能达到预期收获就行的心态,就算项目失败了又如何呢~如果真的是当做潜在的一番事业来对待,就最好能分析自己创业的初心也就是源动力,如果是为了创业、生计、名利而创业,这样失败率确实挺高。当然无论是基于什么心态、基于哪种初心,创业都不能凭着一股冲动劲,而是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 sdf
    (文/147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147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147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oos.cn/news/show-101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446318413@qq.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30581号-1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4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