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焦点热闻 » 正文

    智能门锁存巨大安全隐患 要智能还是要安全?用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29 10:45:07    浏览次数:622    评论:0
    导读

    的抽样检查结果显示,38个品牌、40款型号的智能门锁产品,涉及的标称产地有广东、浙江、福建等7个省市,然而四十个样品中,不合格率占比达到了15。 同样以智能门卡作为解锁方式的智能锁合格率更是让人眼镜大

    原标题:智能门锁存巨大安全隐患 要智能还是要安全?

    智能门锁存巨大安全隐患 要智能还是要安全?用户

    水木

    智能门锁产业方兴未艾,却引无数厂商竞“折腰”。

    据全国制锁行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内1300多家智能锁企业中,存在着大大小小2800多个品牌。而智能门锁在国内近4亿户家庭中的渗透率尚不足5%,这个数字远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

    在中国,智能门锁发迹于90年代,彼时的主要用户则多集中于B端,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智能门锁担纲急先锋,成为了“入门级”产品,开始溢出B端向C端逐渐渗透。

    大量C端用户开始成为这场智能家居风暴的“中心点”,有了良好的市场预期,自然能吸引众多厂商纷纷开足马力驶向这片千亿级蓝海。

    驶向既定目标没有问题,问题却在航行过程中频出。

    智能门锁价格差异很大从几百到上万,既然是智能门锁,那么解锁方式一定要在安全、便捷的基础上体现出科技感和时尚感。

    如今智能锁的解锁方式更是新颖别致往往都具有指纹解锁、密码解锁、机械钥匙、IC卡开门、防撬报警等功能,高昂价格的智能门锁还支持人脸开锁和远程开锁。

    花样百出的解锁方式的确实引爆眼球,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安全。

    近日,网上盛传的“黑盒解锁”不仅让众多智能门锁用户惊出一身冷汗,几秒钟就能解开多个品牌、多个型号的智能锁。

    网上这个小黑盒,专业术语叫特斯拉线圈。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瞬间产生的电磁场使智能门锁内部电路受干扰驱动电机自行解锁。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用户寄予厚望的智能门锁却隐藏着如此恐怖的巨大安全隐患,这让很多“准客户”产生疑虑,也在将要选购智能门锁时望而却步。

    据河南消费网报道的抽样检查结果显示,38个品牌、40款型号的智能门锁产品,涉及的标称产地有广东、浙江、福建等7个省市,然而四十个样品中,不合格率占比达到了15%。

    同样以智能门卡作为解锁方式的智能锁合格率更是让人眼镜大跌。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关于智能门锁质量安全消费警示》专门提到:建议消费者尽量不使用或关闭人脸识别功能和远程开锁功能,在日常使用中妥善保管好信息识别卡,防止被非法读取和复制。

    工信部泰尔实验室给出的随机抽查结果显示, 不合格率是100%。30批次有感应卡开锁功能的智能门锁,发现28批次有风险,占比高达94%。

    市面上充斥的大量智能门锁暴露出的安全隐患,无疑成为了这片蓝海下的暗礁,让众多准备在智能门锁产业即将扬帆远航的厂商随时都面临着触礁的危险。

    一方面是个人信息面临失窃,另一方则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入室盗窃,双重安全隐患也让整个行业如履薄冰,随时都有可能夭折。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智能门锁行业成为资本的寻乐园,却忽视了无论智能门锁如何变化都不能脱离安全、实用的本质。

    到头来所谓的智能门锁不但不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和安心,反而却成为众多资本大开攫取利益的方便之门。

    图片来源:智电网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蓝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侵权必究。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oos.cn/news/show-120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446318413@qq.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30581号-1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4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