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数码科技 » 正文

    小米7家基石投资者出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3 16:12:15    浏览次数:788    评论:0
    导读

    近日来Hibor飙升的主要推动力。  目前,两周期港元HIBOR涨33个基点,至1.75036。1个月期港元Hibor已升至1.85375,与美元Libor利差收窄至23基点。3个月期港元Hibor升

      6月21日,小米在港交所披露了通过聆讯后的招股说明书,计划最高融资551亿港元(456亿元人民币),这将是2016年9月邮储银行之后香港市场最大的IPO。报道称,当天小米在香港举行了面对国际配售的IPO路演,有望下周一启动公开招股,计划7月9日挂牌,代码为“1810.HK”。

      最高在港募资61亿美元

      此次小米计划发行21.8亿股,占总股本的10%,招股价格区间为每股17-22港元,融资规模371-480亿港元(307-398亿元人民币)。另设15%超额配售权,如获行使,集资额则增至426-551亿港元(353-456亿元人民币)。

      报道称,据路演现场的资料显示,小米此次拟发行的21.8亿股中,约95%为国际配售,约5%在香港公开发售,香港公开发售部分每手200股,认购“起步价”4444.34港元。

      国际配售部分,小米IPO已锁定7家基石投资者,主要以“国家队”为主,分别为高通、中国移动、顺丰、中投中财、国开装备、保利、招商局,共计将认购5.48亿美元股份,约占公开发售总额的10%。

      其中,中投中财娱乐认购1.92亿美元,中国移动认购1亿美元,高通认购1亿美元,国开行旗下 股权认购6600万美元,保利集团认购3200万美元,顺丰集团认购3000万美元,招商集团认购2800万美元。

      资料显示,小米此次发行66%为新股,34%为旧股,即原股东卖出股份。售股股东包括 股权基金Morningside、Wong Kong Kat以及黎万强等小米高管。其中,联合创始人黄江吉、黎万强、刘德、洪锋4人共计卖出1.18亿股,占基准发行股份的5%。按照上述发行价计算,4位联合创始人将至少 20亿港元。

      定位存疑,估值下调

      如按17-22港元定价,小米的估值将下调至55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有分析认为,影响小米估值原因有两方面,除了前六轮优先股股东对 协议的约定标准,还有一个原因是小米的定位问题,小米究竟对标互联网科技公司还是硬件公司仍受到争议。

      招股书显示,2017年小米的销售收入中占比最大的是手机销售收入,占比高达70.3%;其次是IoT(物联网)生活消费品,占比20.5%;而互联网服务的收入占比仅仅排在第三位,占比为8.6%。

    小米7家基石投资者出炉

     

      同时,2017年小米的手机销售收入环比增速为65.2%,而互联网服务收入的环比增速仅为51.4%。收入环比增长最快的业务是IoT(物联网)与生活消费品,增速达到了88.9%,有观点认为这一业务可能会是未来小米的盈利增长关键。

      虽然小米自称的“互联网公司”,但互联网服务的营收占比和营收增速都不够有说服力。申万宏源证券认为,由于创新企业往往存在尚未盈利、现金流为负、成立时间较短、业务模式或技术较新导致可比公司少等问题,估值即是核心也是难点,市场对同一企业的估值差别也较大,小米的估值应该在硬件制造商与互联网科技企业估值中间取一个合适的点。

      挑战阅文5200亿冻资纪录?

      香港媒体报道,小米的公开发售,可能挑战阅文集团冻资5200亿港元纪录。去年11月,腾讯分拆的阅文集团IPO,公开招股部分冻结资金约5200亿港元,成为香港历史上冻资第二多的新股,仅次于2008年上市的中国铁建的5409亿港元。

      而投资者和经纪商保留资金以备认购小米的IPO,将使未来1个月香港资金面受冲击,推动港元短期利率上涨。

      周四上午,港元拆息全线走高,多个期限利率创下近十年来新高。星展银行经济学家Samuel Tse表示,小米上市在即,令港元流动性吃紧,是近日来Hibor飙升的主要推动力。

      目前,两周期港元HIBOR涨33个基点,至1.75036%。1个月期港元Hibor已升至1.85375%,与美元Libor利差收窄至23基点。3个月期港元Hibor升至2.05821%,刷新2008年以来新高。

      不过,除了小米IPO带来巨大的资金需求外,美联储加息,以及企业缴税、派息及半年结因素需要资金周转,也是令港元拆息承压上行的原因。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oos.cn/news/show-372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446318413@qq.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30581号-1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4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