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创业故事 » 正文

    《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3 16:06:21    浏览次数:804    评论:0
    导读

    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l

    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我国商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战略意图,明确商务发展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该规划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商务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商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商务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商务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第一节 “十二五”时期商务发展成就显著

      国内贸易较快增长,流通现代化加速发展。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1万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达13.9%。流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尤其是网络零售异军突起,电子商务规模从2011年的6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21.8万亿元,网络零售额从7500亿元猛增到3.88万亿元。

      货物贸易升至世界首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进出口总额3.96万亿美元,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由“十一五”末的10.4%上升到13.8%。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占比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了5.1、12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比“十一五”末提高了7.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服务贸易年均增长14.5%,2015年服务贸易总额7130亿美元,全球排名从“十一五”末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服务外包产业迅猛发展,2015年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金额646.4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4.9%,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接包国。

      利用外资总体保持稳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达到6330.5亿美元,2015年利用外资1355.8亿美元,连续24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服务业(含房地产)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到63.8%,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3.5个百分点,成为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

      对外投资合作步伐加快,投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含金融类)年均增长13.1%。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达127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双向投资接近平衡;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40.7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8%;全年共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3万人,比2010年增加11.9万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推进,轨道交通、核电等一批重大境外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在境外建设的经贸合作区达75个。

      多双边经贸合作取得新成果,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和主导权增强。“十二五”时期,我国推动达成世贸组织 “巴厘一揽子”协议和内罗毕部长级会议决定,建成中国—瑞士、中国—冰岛、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启动了中日韩、中国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格鲁吉亚自贸区及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第 段谈判、中国—新加坡自贸区升级谈判。支持二十国集团(G20)进一步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主要平台,引导G20在经贸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推动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倡导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对外援助规模稳步扩大,综合效应不断提升。

     

    专栏1  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规划目标

    实现情况

     

     

     

    2015年预期值

    年均增速

    〔累计〕

    2015年

    年均增速

    〔累计〕

    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亿元

    30.0

    14%

    30.1

    13.9%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

    万亿元

    7

    11%

    7.8

    12.3%

    对外贸易

    货物贸易

    亿美元

    48000

    10%

    39586.4

    5.9%

     

    服务贸易

    亿美元

    6000

    11%

    7130

    14.5%

     

    一般贸易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

    %

    12

    〔1.6〕

    12.3

    〔1.9〕

     

    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金额

    亿美元

    850

    42%

    646.4

    34.9%

    吸收外资

    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6000〕

    2%

    〔6331〕

    3.4%

     

    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

    %

    30

    〔5〕

    43.5

    〔10.6〕

     

    中西部比重

    %

    20

    〔5〕

    16.2

    〔1.2〕

    对外投资合作

    对外直接投资(含金融类)

    亿美元

    〔5000〕

    13%

    1275.6

    〔5210〕

    13.1%

     

    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亿美元

    〔5500〕

    6%

    1540.7

    〔6536〕

    10.8%

     

    对外输出劳务人员

    万人

    〔250〕

    --

    53

    〔258〕

    --

     

    制造业对外投资比重

    %

    10

    〔3.2〕

    11.2

    〔4.4〕


      注:1、服务业吸收外资不含房地产业;

      2、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绝对数按2010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内数值为五年累计数。

      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存是大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深刻演变,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日益自由,市场融合程度加深,跨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加速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规模经济效应不断增强,各国机遇共享、风险共担、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关系更加紧密。

      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态势将维持较长一段时期,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跨国投资波动较大,投资流向发生变化,随着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一些跨国公司从离岸外包转向近岸外包甚至在岸生产,部分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替代部分跨境贸易和投资。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部分国家货币竞争性贬值,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加速演变并深刻调整,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步履维艰,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发达经济体积极主导制定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围绕市场、人才、资源的争夺更趋激烈,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大。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增添新动能。“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促进我国与相关国家全方位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空间。随着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中高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将持续加快,服务消费比重不断提升,消费分层化、个性化、多样化特征日趋明显,消费市场空间广阔;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对流通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流通升级面临新要求。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供给充裕,产业体系完备,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基础更加坚实。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外汇储备规模世界第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上升,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明显增强,比以往更有条件主动谋划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更有条件为国内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供求关系趋紧、成本持续攀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传统比较优势明显弱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多重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商务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流通效率低、成本高问题仍然突出,消费环境亟待完善,外贸转型升级难度加大,利用外资面临的竞争加剧、制约因素增多,对外投资合作产业结构和市场布局还不尽合理。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互动性不强,东中西区域开放协同性不强,商务发展体制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需要。迫切需要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更好地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迫切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商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坚实,也面临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开拓商务发展新局面。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oos.cn/news/show-447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446318413@qq.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30581号-1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4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