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行情 » 正文

    东阳将建特色产业集聚区促小微企业集聚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29 10:40:32    浏览次数:780    评论:0
    导读

    去年,东阳市做好ldquo;整治赶鸟rdquo;ldquo;腾笼换鸟rdquo;ldquo;精准养鸟rdquo;ldquo;梧桐引鸟rdquo;四篇文章的同时,强力推进针对低小散乱污企业的ldquo;

    去年,东阳市做好“整治赶鸟”“腾笼换鸟”“精准养鸟”“梧桐引鸟”四篇文章的同时,强力推进针对低小散乱污企业的“飓风整治”行动,实施整治7449家,关停“低小散污”企业1933家,腾出用地空间1600余亩,为东阳产业转型翻开了新序幕。   今年东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继续推进“飓风整治”,分布实施村(居)“低小散污”企业“集中清零”行动,全面启动小微园、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促进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议。   扶持小微企业入园集聚发展   去年,东阳市在开展“飓风整治”行动的同时,积极推进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启动了微创园总体布局规划,引导扶持小微企业规范提升。   “‘飓风整治’行动中,众多小微企业因无证经营、环保不达标等因素而被整治关停,进一步净化了市场,为企业创造了公平、公正的经营环境。”东阳市人大代表陈政说,但整治不是目的,整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为振兴东阳实体经济,规范提升小微企业的集聚发展,陈政建议东阳市政府应该加快小微园建设。“去年,南马万洋众创城的开工建设,让众多小微企业欢欣鼓舞。”陈政说,东阳应该因地制宜,建设更多的小微园。   此外,小微园的入驻以小微企业为主体,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都会有瓶颈,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服务扶持,出台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帮助破解 难、人才难、用工难等问题,促进小微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增强东阳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   根据乡镇产业基础   建立特色小微园   今年东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启动小微园、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建成一批有特色、绿色节能、配套齐全的产业集聚区,促进小微企业集聚发展。   “我认为,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规划一批乡镇街道小微园。”东阳市政协委员厉小兰说,可以根据各个乡镇街道的产业基础,建设不同类型的小微园,如南马红木微创园、画水上坞微创园等。   东阳各乡镇街道以当地的主导产业为主体,利用现有的闲置老工业园区、低效用地等进行二次开发利用,高质量规划建设乡镇街道微创园,厂房、道路、环保设备等都由乡镇街道自主设计建设,小微企业以租赁形式扲包入驻,避免环保生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每个小微园都有主导产业,如红木、缝配、箱包等,实现集中经营、集群发展。鼓励支持小微企业根据经营项目对口选择微创园,不搞拉郎配。” 厉小兰说,对入园企业进行严格把关,在亩产税收、产业项目、环保要求等方面设立硬性标准。   为入园小微企业   提供完善配套服务   “政府在整治低小散企业的同时,更要注重精品小微园创建,优化创业创新环境,要为创业创新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东阳市政协委员卢汉楠说。   目前,东阳创业类型中较多的企业,主要有小微型创业和家族继承式的创新企业,东阳市政府在为创业创新者搭建对接平台的同时,应加快小微园、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建设,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小微企业率先入驻。   卢汉楠认为,对于入驻小微园的创业创新型企业,东阳市相关部门要为创业人才提供完善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融资服务、政策咨询、市场开拓、法律援助等各类创业服务,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此外,东阳市政府要进行资源整合,利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模式,搭建各类大平台,提供更多的项目对接和信息共享服务,并对入园企业在税收及补助方面应给予更大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投资研发方向发展。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oos.cn/news/show-45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446318413@qq.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30581号-1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4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