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最新手机设计监测报告出炉:TOP10排定 最优配置发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4 14:18:59    浏览次数:749    评论:0
    导读

    日前,由第六届中国手机设计与应用创新大赛手机设计监测分析项目组和《通信产业报》终端编辑工作组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正式出炉,报告基于10大项监测点和33项细分监测点,评出2018

    日前,由第六届中国手机设计与应用创新大赛手机设计监测分析项目组和《通信产业报》终端编辑工作组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正式出炉,报告基于10大项监测点和33项细分监测点,评出2018上半年手机设计TOP10座次,并给出中国手机设计最优参数配置模型(2018)版。报告同时给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手机设计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最新手机设计监测报告出炉:TOP10排定 最优配置发布

     

          《报告》指出,以用户需求为基本出发点进行体验式创新,通过整合上下游营造新生态,谋求新增长点,构筑生态圈寻求差异化和创新点成为头部第一梯队厂商的集体共识和行为。经过近几年的激烈角逐,第二梯队厂商凭借差异化立足的优势也在持续显现。整体来看,手机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已经拉开领先优势的头部厂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第二、三阵营将有更多厂商或将离场。


      项目组特别甄选出2018上半年手机领域的10款代表作品作为监测样本,并对这10款手机在外观、屏幕、CPU+GPU、操作系统、通信能力、拍照影像、RAM+ROM、AI能力、生物识别、电池10个维度进行测评、比对。


      项目组表示,该《报告》从手机设计的专业角度直观地反映出手机当下的水平(它并不代表具体手机市场表现和消费行为),大致描绘出中国手机设计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形态,并结合评测进行每个分项的打分,基于此,给出了代表当下中国手机设计主流机型的分数排序。
     

    最新手机设计监测报告出炉:TOP10排定 最优配置发布

     

          同时,《报告》根据每个手机设计的优势,给出最高水准的最优参数配置模型。

     

    最新手机设计监测报告出炉:TOP10排定 最优配置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给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手机设计的基本特征与趋势,是项目组通过机型调查分析和专家问卷,对10款代表机型的10大项进行分析得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一、外观:升降摄像头“搅局” 材质多样成差异化关键


      在消费者依旧看重手机颜值的今天,手机厂商在追逐高屏占比的道路上从未停歇,后“刘海屏”时代,为了解决前置摄像头的位置难题,机械式升降摄像头成为差异化创新的旗帜,并引发全面屏热潮的又一次升级,手机尺寸也随着全新设计而显着增大,一时风起的渐变配色并未成为主打市场的鲜明卖点,反而材质的诸多选择丰富了机身的多样化,玻璃与金属的相互交替变革外观潮流,推动国产手机设计逐渐挣脱“千机一面”桎梏,迈入全面屏时代的新节点。

     

      二、屏幕:2K屏风起 OLED规模化商用


      屏幕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柔性显示、全面屏、曲面屏,甚至可折叠屏幕产品开始出现,但无疑扩大屏占比成了各大厂商努力探索的重要方向,目前2K屏成为智能终端的标配并加速渗透,随着产能的逐渐释放,内嵌式触控技术成为当下的主流应用技术,而随着屏幕指纹等技术的成熟和COF技术的发扬,OLED屏幕逐渐取代LCD成为厂商规模化 已是不争的事实,并宣布全面屏2.0时代正式到来。


      三、处理器:CPU三强鼎立 GPU格局依旧


      10nm制程工艺的手机处理器依然是2018上半年的“主心骨”,在良率逐渐趋于稳定的境况下,市场依然由高通、苹果、联发科三大厂商所主导,不过,在手机厂商越来越强调手机性能的今天,激烈的竞争态势只会一如往常,三星猎户座、海思半导体和紫光展锐的奋起直追、来势汹汹,正在加码芯片领域的军备竞赛,同时,在产能过剩的时代,内核的多寡已无人问津,big.LITTLE方案依然是厂商聚焦的重点;相比而言,GPU市场格局平淡无奇,高通、ARM与苹果自研GPU地位稳固,混战之中难有变数。


      四、手机拍照:后置双摄仍唱主角 大光圈OIS成标配


      双后置摄像头+单前置摄像头的配置仍旧是今年下半年的主流选择,后置三摄像头可能会成为部分厂商的 锏。f/1.7、f/1.8大光圈和单摄光学防抖已经成为高端旗舰机型的标配,部分厂商将向双摄双防抖方向发展,并且一旦该解决方案成熟以后,有望成明年的标配。


      五、通信能力:全网通走向“全球通”


      支持六模的全网通机型已经覆盖所有价位的市场,且随着中国与全球各国交流往来越来越密切,加之中国厂商“出海”的力度加大,未来中高端机型将普遍支持30个以上频段,向“全球通”方向发展。此外,双载波聚合(2CA)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中高端手机市场,并向低端市场延伸,而3CA、4CA将会继续扩大高端手机市场的覆盖。


      六、AI能力:AI渗透持续深入 AI助理成竞争焦点


      目前,很多厂商基本强调的是AI摄影和AI智慧美颜,但是随着AI能力越来越强大,手机厂商将逐步由AI摄影向个人智慧助理方向发展,使高端机型更加智能。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苹果Siri、微软小娜、三星Bixby之外,vivo也推出了自己的个人智能助理品牌Jovi,走在国内厂商的前列。事实上,人工助理早已成为华为、荣耀、中兴等诸多国产手机的标配,但是均未实现品牌化运营。如今vivo成为国内厂商中第一个吃螃蟹者,假如未来国内厂商重点布局个人智慧助理的话,那么其品牌化将是必然选择。


      七、生物识别:多元识别并列 面部识别受宠


      指纹识别技术已成为智能手机标配,但也迎来多向性发展,超声波指纹识别、屏下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逐渐融入智能手机。不过,随着苹果iPhone X的Face ID推出,以优异的用户体验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也因此掀起了手机市场对于面部识别的热潮,OPPO Find X就彻底抛弃指纹识别转向应用面部识别。预计在2018年下半年,指纹识别仍将是多数智能手机标配,但是面部识别技术将会逐渐取代传统指纹识别技术,进而在智能手机上得到重用。


      八、存储:大容量是趋势 高规格是主流


      手机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要信息获取工具,手机逐渐升级为资料转存设备,大储存空间手机产品日益受到欢迎,2018年下半年,6GB+128GB的存储组合仍将是旗舰手机主流选择,并逐渐向8GB+256GB的存储组合过渡。LPDDR4X+UFS 2.1已经成为中高端手机标配,随着UFS 2.1产能的不断提升,这一高规格的闪存也势必向中低端手机渗透。


      九、电池:安全大于容量 无线充电崭露头角


      随着锂电池技术进入瓶颈期,在不增加电池体积与重量前提下,厂商开始将更多精力放在优化快充技术上,未来两年快充技术标准或将进入统一发展期。另外,近两年电池安全事件频发,手机厂商不仅在手机电池容量的选择上更趋保守,对于电池安全会更加重视,这体现在电池安全方案的不断完善以及电池出厂检测标准的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手机充电无线化的趋势已经开始显露,无线充电技术将会更多地应用于今后的智能手机当中。


      十、操作系统:“奥利奥”先苦后甜 AI主导UI进化


      安卓系统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更新,而奥利奥安卓8.0在普及率上有了进一步飞跃。手机厂商依旧在原生安卓系统上开发属于自己的系统,MIUI、Flyme和EMUI依旧是系统中的佼佼者,在解决系统卡顿等痛点上下足功夫;手机系统与AI融合的想法在2018上半年仍旧得到提倡,除了将系统主动思考、深度学习提上日程外,还把精力聚焦于语音助手等细分领域,可见在AI系统这一风口上,手机厂商势必将不落人后,走得更远。


      据悉, 从2016年起,中国手机设计大赛手机设计监测项目组及《通信产业报》终端工作组,持续跟踪研究分析中国手机设计特征、变革以及背后的产业链格局及技术创新,已发布《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五期。逢半年发布的《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已经成为手机设计领域研究分析的权威指南,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手机设计的“风向标”。最新一期的报告是在前五届基础上,经过半年跟踪,并结合专家观点谨慎推出。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oos.cn/news/show-601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446318413@qq.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30581号-1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4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