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里,经开区在构建现代产业和对外开放体系上实现重大突破。”2月2日,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崔绍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常态下面临着新机遇,在主导产业和开放平台的双核驱动下,2015年经开区将向六星级产业集聚区全力冲击,奠定先进制造业新城和国际物流通道枢纽地位,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三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力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是郑州经开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指路灯”。
2014年,郑州经开区狠抓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做大三大主导产业,有力推进了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
汽车产业结构全面优化。东风日产全年实现产值243亿元,增长20.9%;海马年产超9万辆,同比增长一倍以上;宇通客车产销突破6万辆,领跑全球客车企业。
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壮大。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岩石隧道掘进机技术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中兴产业园、宝冶钢构等项目开工建设,海尔空调、恒天重工等项目建成投产。
现代物流产业势头强劲。新签约天地华宇、圆通速递、众品冷链、海尔虚实网等30个现代物流项目,医药物流、电子商务及快递物流、时尚物流、汽车物流、冷链物流等高附加值物流业态高速发展。
四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郑州国际陆港“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国际物流通道枢纽”,实现E贸易“买全球、卖全球”,是郑州经开区对外开放体系构建的“方向盘”。
2014年,郑州经开区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强力推进国际陆港建设、郑欧班列运行、E贸易试点和经开综保区申建等工作,几大开放功能平台迈上了崭新台阶。
国际陆港建设全面提速。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内陆地区第一个陆运整车进口口岸,已完成24辆进口汽车清关和检验检测业务,标志着途经多国的进口整车陆运大通道成功打通。
郑欧班列成为领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引擎。截至2014年底,郑欧班列累计开行100班,承运货物超4万吨,货值总计超5亿美元,班列满载率、货重、开行班次、开行密度和综合影响力均居国内第一位。
E贸易试点引领作用有力彰显。新建成10条包裹输送线,平均每5秒可输送一个包裹;日走货量突破8万包,单月突破80万包;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测试商品近150万包,货值突破亿元大关,位居全国同类试点城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