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行情 » 正文

    武汉建设航天产业集聚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29 10:48:38    浏览次数:838    评论:0
    导读

    国家发改委委托相关机构对ldquo;武汉 航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rdquo;进行评估。中国航天基金会原副理事长花禄森、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刘汝林等十余位专家、院士纷纷支招,对武汉发展商业航天事业寄予厚望

    国家发改委委托相关机构对“武汉 航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进行评估。中国航天基金会原副理事长花禄森、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刘汝林等十余位专家、院士纷纷支招,对武汉发展商业航天事业寄予厚望。   据了解,当前航天技术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14年全球航天产业经济总量约3300亿美元,76%为商业航天产出。我国的航天产业主要以国家投资为主,缺乏民资参与,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方案,武汉 航天产业基地由核心区、支撑区和辐射区组成。核心区选址在阳逻经济开发区古龙园区,总规划面积30-40平方公里;支撑区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武汉院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等;辐射区包括孝感、远安、襄阳及整个武汉城市圈的航天产业园区(集聚区)。   专家们认为,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条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是我国固体运载器的核心研制力量,武汉导航和定位、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两大领域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并列入“北斗产业化试点城市”;武汉初步形成了航天产业集聚区,2015年实现产值约100亿元。根据规划,武汉航天产业基地到2020年的产值将达到300亿元,2025年达到700亿元,2030年达到1200亿元。   该基地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是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等,将以快舟运载火箭为基础,面向微小卫星提供廉价快速、响应灵活的商业航天发展服务,到2020年形成年产50发运载火箭的生产能力,以及年产40颗100公斤以上、100颗100公斤以下商用卫星的制造能力。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oos.cn/news/show-75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446318413@qq.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30581号-1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4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