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创业故事 » 正文

    人类历史首次太空防御测试取得成功 行星轨道改变幅度大超预期(《史记》成书过程)一看就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04 16:50:22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浏览次数:4    评论:0
    导读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二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过去两周获得的观测数据显示,使用航空器撞击小行星的确能改变其运行轨迹,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主动改变天体运动。  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表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唯一的地球家园,而这项任务也展现NASA正试图为宇宙向地球扔过来的任何东西做好准备。这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二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过去两周获得的观测数据显示,使用航空器撞击小行星的确能改变其运行轨迹,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主动改变天体运动。

      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表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唯一的地球家园,而这项任务也展现NASA正试图为宇宙向地球扔过来的任何东西做好准备。这也是行星防御和全人类的分水岭时刻。

      需要解释的是,这项任务的全称叫做双小行星重新定向测试(DART),目标是近地双生星65803 Didymos的小行星卫星迪莫弗斯。在这次行动之前,迪莫弗斯围绕Didymos旋转一周需要11小时55分钟,根据近两周收集到的数据,在9月26日航空器撞击小行星后,公转轨道的时间骤然降低至11小时23分钟。

    (来源:NASA)

      作为一项耗资超过3亿美元的科研项目,NASA最初设计的成功门槛是改变小行星轨道周期至少73秒,但初步数据显示,这次撞击取得的成果超过最低预期门槛的25倍。

      这次试验发生在距地球1100万公里的位置,实验小行星本身对地球并不构成威胁。

    (航空器撞击前拍到的迪莫弗斯,来源:NASA)

      领导这个项目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教授Nancy Chabot评论称,在航空器“轻推一下”的影响下,双生星的轨道出现了4%的变化。但如果未来想要用于行星防御,可能需要提前数年就开始干预轨道。为了能将这项技术用于更大规模的行动,预警时间真的非常关键。

      作为对比,迪莫弗斯的直径约为160米,而Didymos则达到780米。即便如此,如同迪莫弗斯大小的行星如果撞击人口密集区域,将会造成人类从来没见过的巨大灾难。2013年时,一颗直径约15米的流星冲入大气层,并在俄罗斯西部的车里雅宾斯克上方爆炸,造成近1500人受伤,多数为震爆造成的伤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周唯

     
    关键词: sdf
    (文/147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147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147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oos.cn/news/show-964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446318413@qq.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联首网-孪生数字城市企业网-元宇宙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30581号-1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4638号